江南体育:跨越东西方的设计对话:陈诚在纽约设计周的东方叙事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16 13:50:32
  每年5月,纽约设计周(NYCxDESIGN)都会将这座不夜城变成全球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灵感熔炉。作为北美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盛会之一,纽约设计周不仅展示前沿的家具、建筑和室内设计趋势,更成为跨文化创意交流的重要平台。2024年的主题“设计就在我们身边”(Design is Everywhere)强调历史、社区与跨学科融合,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设计师和新兴创意人才。   在曼哈顿

  每年5月,纽约设计周(NYCxDESIGN)都会将这座不夜城变成全球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灵感熔炉。作为北美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盛会之一,纽约设计周不仅展示前沿的家具、建筑和室内设计趋势,更成为跨文化创意交流的重要平台。2024年的主题“设计就在我们身边”(Design is Everywhere)强调历史、社区与跨学科融合,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设计师和新兴创意人才。

  在曼哈顿下东区的画廊、布鲁克林的实验工作室以及翠贝卡的艺术空间里,观众可以探索从可持续材料到数字艺术的多元创新。荷兰设计师Floris Wubben的“Brick”系列将传统建筑砖块转化为现代家具;英国设计师Lee Broom的“炼金术士”灯具系列则从神话与占星术中汲取灵感,赋予照明设计神秘的诗意。而在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华人设计师陈诚(Cheng Chen)以其独特的东方叙事,成为焦点之一。

  2024年5月16日,在纽约FIT(时装技术学院)举办的Showcase Night上,陈诚作为演讲嘉宾,向全球设计界展示了他的最新作品“TEMPLE”寺庙改造项目。该活动由Cooper Union、Parsons、Pratt、FIT、SVA等顶级设计院校联合举办,吸引了众多业界专家、策展人和媒体人士。

  “TEMPLE”是一个将传统宗教空间与现代酒店设计语言融合的实验性项目。陈诚在演讲中解释道:“寺庙不仅仅是供奉神明的场所,它也应该是一个能吸引年轻一代的社交与文化空间。”他借鉴了在豪华酒店设计中常用的“场景转换”手法,通过光影、材质和动线的变化,让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段呈现截然不同的氛围白天是庄严肃穆的宗教场所,夜晚则可能成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JNTY.COM

  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传统寺庙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痛点,也引发了现场观众对“文化空间未来形态”的热烈讨论。一位来自Pratt学院的教授评价道:“陈诚的作品展示了东方设计哲学的当代可能性它既尊重传统,又不被传统束缚。”

  陈诚的设计语言深受其跨文化背景影响。出生于上海的他,自幼研习书法,成为上海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后赴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深造,并在国际顶尖设计公司SCDA和Yabu Pushelberg积累了丰富的酒店设计经验。

  “在西方,设计往往强调功能与形式;而在东方,我们更注重意境与叙事。”陈诚在演讲后的访谈中提到,“TEMPLE项目的核心,就是如何让空间讲故事。”这种叙事性设计理念,也体现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如上海长风艾迪逊酒店的“园林式大堂”,以及三亚丽晶酒店的“山海经神话场景”构思。

  纽约设计周历来是行业趋势的风向标,而陈诚的演讲恰逢一个关键转折点全球设计界正越来越关注文化融合与沉浸式体验。从米兰家具展到新加坡艺术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成为热门议题。陈诚认为,未来的设计不应局限于单一文化符号,而应探索更深层的共鸣:“就像书法中的留白,真正的东方美学是开放的,它邀请不同背景的人共同书写。”

  目前,陈诚正着手将“TEMPLE”的概念延伸至更多公共空间设计,并计划在2025年的MUSE设计奖和Titan地产奖中继续推动这一理念。他的探索不仅为华人设计师在国际舞台发声,也为全球设计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叙事方式在功能与意境之间,找到平衡点。

  正如纽约设计周所倡导的“设计无处不在”,陈诚的作品证明,真正的好设计,既能扎根于本土文化,又能与世界对话。

  当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已由高起点攻坚转入高质量推进的常态化阶段。

  4月上旬,北京地区的毛白杨最先进入飞絮期,柳絮在杨絮飘飞10天左右开始启动飞舞季。在飞絮期,每天10时至16时为高发时段。

  在建轨道交通24号线是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首条采用云化物联网融合平台的轨道交通线公里。

  近年来,新疆依托阿尔泰山、天山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