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走进成都宽窄巷子,“民间有戏”的精彩舞台映入眼帘。京剧《白蛇传》、黄梅戏《天仙配》……表演者婉转的唱腔、绚丽的服饰、灵动的身姿,将人们带进了传统戏曲的迷人世界,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从初一至初七,川剧变脸、昆曲、豫剧、JNTY.COM黄梅戏等剧目纷纷在这里登台亮相。流动的民俗画卷,在新春佳节徐徐展开,让宽窄巷子变成一个活生生的“戏曲博物馆”。春节期间,戏曲演员还会进行巡游快闪表演,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
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温玉戈介绍,这里汇聚了四川蜀绣、福建花灯、江西木雕等非遗项目,还有特色美食,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别样魅力。“能在家门口感受全国各地的文化,过瘾!”成都本地的陈大爷说。
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成都推出成都大庙会、金沙太阳神鸟节等12大场景,作为贺新春重点文旅活动,以及乐熊猫、玩冰雪、赏花灯等迎新年特色文旅活动,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在成都手作非遗传承(东门市井)体验街区,2025年成都东门市井灯会绚丽亮灯。“灯会邀请到自贡非遗灯饰制作匠人,运用传统自贡彩灯工艺,将兰花、凤凰、仙鹤以及蛇等元素化为一盏盏精美灯饰。”东门市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介绍,街区还推出蜀锦、蜀绣等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人领略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成都市新津区纯阳观新春民俗庙会暨首届非遗文化季现场,猜灯谜、逛非遗等活动热火朝天。非遗集市里,绳编、剪纸等摊位依次排开,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观看、购买。
看演出、逛庙会、学非遗……一系列特色文旅体验,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四川和成都的年味,留下难忘的记忆。
人民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1月31日(春运第18日,农历正月初三),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1683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18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30118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7617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501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5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35万人次。…
灵动的舞龙舞狮、璀璨的灯舞灯戏、刺激的杂技表演……夜幕降临,以“年味之旅”为主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灯会正在进行着。精彩的非遗展演融合AI等现代科技,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沉浸视觉盛宴、感受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